close

台灣七月適逢國家年度盛事「大學聯考」放榜,

各校紛紛傳出捷報,因為今年開放了職校學生申請普通大學,

所以許多職業學校出現了許多「創校首次考取台大」的準台大生。


惟考試有高分自然會有低分,根據統計分析來看,

所有考生在同一個平台上的表現理應遵循常態分佈曲線,

特別是今年大學聯考只要10分就可以上大學,

跌破了往年紀錄並下修入學門檻,

嗜血的媒體及大眾自然是將網路上有名的

「到國立真遠」五大名校拿出來又鞭了一次。


正巧筆者有個好朋友亦是出自上列大學其中一所畢業的學生,

提及了該校前些日子出了位國立台灣大學博士班的學生,

學校大張旗鼓的宣傳招生,卻在台大批踢踢引發了熱列的討論,

而整體討論的結果是偏向於比較不好的一面。

一些所謂名校或是普通大學生不留情面的評論,

稱這是所謂的「洗學歷」或是「漂白」。


其實筆者認為,人不能僅看考試入學成績的表現就決定人生的一切,

謹舉自身的例子分享:

筆者國中被學校編入了所謂的「後段班」,

三年間享受的教學資源遠不及「前段班」,

讀書風氣也差很多,但是三年後的高中聯考,

筆者的考試成績卻跟一些後來在「前段班」就讀的國小同學差不多,

甚至更高。

進入了第一志願國立高職後,又進入第二志願國立科技大學,

接著退伍後沒有進入補習並於一年內考上國家考試三等,

進入目前炙手可熱的公務體系就職,

依稀記得,該次榜單上不乏交通大學、成功大學等名校畢業生,

名次均在筆者之後。

如果筆者國中時期就因為被丟進「後段班」而自我放逐,

那後來的那些事情將不會發生。


看出什麼了嗎?

只要跳脫出別人在自己身上套的框框,人生就可以有不一樣的表現,

若因為別人覺得你不好,你就相信自己不好,那自己就真的會變成那樣。

舉這個例子不是想炫燿,而是想表達,考試入學只是一個過程,

成績僅能呈現該階段的學習狀況,拿來說嘴並無意義。

沒有人能一直維持在最高峰;當然,沒有人非得一輩子活在谷底。

高中畢業,考上人人稱羨的好學校固然很好,

惟若往後人生都僅能說「我大學聯考幾分;考上什麼名校」,那只是表示,

你人生最高峰不過是考上名校,後來的表現卻是不值一提。

台灣人是善妒的,總是看不慣別人表現比自己優秀,

筆者是人也難免,今天既然人家有本事考上台大博士班,

自然是有下過一番苦功也經過台灣大學的認證而得以入學,

又何異於台清交成大學部考上台大博士班的學生呢?

還是說台灣大學碩士班、博士班的學生出去不能代表台灣大學呢?

如係,那各位又何必擠破頭想考進去呢?


人生像跑馬拉松,沒有誰一定得跑在前面,

只要一個怠惰,你隨時都有可能被逆轉勝,

惟有跳出別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框框,一直提升自身戰力,

才能屢創人生的高峰,

貶低別人來突顯自己的能力是非常幼稚的,

千萬不要讓自己人生的高峰就停留在大學聯考那一年夏天,共勉之。


*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*


我即是上述所謂「到國立真遠」畢業的好朋友

曾經我也把自己限制在框框裡面,尤其是準備國考期間

聽到周圍的考生不乏所謂名校的學生,甚至是研究生

那時的我懷疑自己真的有辦法贏過這些所謂的名校生嗎??

現在事實證明了我可以,甚至可以比他們更好

人生不該限制在高中聯考或指考成積的框框裡

惟有不斷的進步才是未來成功的要素

當看到別人拿你的學歷比對成就時的驚訝表情

就會相信,名校不是絕對,自我提升才是真正必要的

與正努力脫離框框的學生及國考生們~共勉之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ruka 的頭像
    haruka

    【wei*2】

    haru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