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了學校、經歷了部隊的洗禮、通過了國家考試的淬煉,進而,來到了公部門受苦修行。
在這裡,遇見了幾位在過往生命旅程中不曾遇見過的強者,希望藉由對他們的刻畫,來提供大家做為參考。
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背景:
趙又廷:國立交通大學碩士、學士,連續三次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、專技高考榜眼
(歐陽脩: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?),考取名次均在五名以內。
原本是科技園區工程師,年薪百萬,因細故憤而生涯規劃離職準備國考,
從離職到報名考上高考三級歷時僅約四個月,分發到了劣者所在之火坑單位後,
因為想快點脫離火坑回到家鄉,在工作繁忙之際,竟又於隔年上榜高考三級,
期間並順手考取了專技高考榜眼,取得了技師資格。
古巨基:國立臺灣大學碩士、國立中央大學學士,地方特考三等南區榜首。
原是顧問公司的約僱,過著一年一聘、不穩定的生活,因為不被續僱,投履歷均石沉大海,
便著手準備國家考試,當時特考南區該職系僅有一個缺額,即被他獨佔了。
(按:為什麼會這麼稱呼他們呢?因為他們有相當的明星臉,請別跟我伸圖。)
我曾私下向他們請教讀書要領,彙整幾點分享如下:
一、事前作業很重要:
初期花費很多時間蒐集考試相關資料、筆記及考題題解等。
二、決心堅定:
年薪百萬的收入,突然沒有了,對於一個畢業六、七年的男性所造成的壓力非三言兩語可道盡,
如無堅定信念,實在無法抵禦現實環境所帶來的壓迫感,更容易常常被自我情緒所擊敗,不戰而降。
三、正常的作息:
自律性佳,配合適度運動,紓解壓力並可增加體力,高考連續考三天,
如加上普考,則是為期五天的考試馬拉松,體力不夠,很難在考場維持平常的水準。
(按:我就不小心居然在考場考到睡著…。)
四、不輕易浪費時間:
通勤時間也拿來看書,下班也會安排時間去圖書館或是K書中心看書,培養規律讀書的習慣。
五、針對弱點進行修正:
分析歷次考試各科的差異性,配合調整讀書的進度,以期每科均能平衡發展,避免被某科拖累。
六、重視邏輯思考:
他們自認為記憶力不佳,故強記效果不彰,平日即培養思考能力,有助於申論題目之論述。
七、考試有方法:
考試畢竟是考試,而非做學問,答題重在切入要點,時間運用非常重要,
近年熱門考題務必優先讀熟;太過冷僻考題必要時需做出取捨。
八、一定要動手練習:
不管是抄寫也好或是自己模擬答題也好,一定要動手練習,因為在考場很多時候會發現,
字不會寫,或是寫太多字,手會承受不了等等問題,一定要練習寫,
想想看,花幾支筆、幾張筆,如能增加上榜的機率,那投資報酬率豈不很高?
縱使名落孫山,也沒損失。
九、掌握時事:
常關心相關重要時事,並試著思考如何用正、反面去論述它們,不需要有太多壓力,可當成平常的思考練習。
十、相信自己:
沒人是真的全部讀熟讀完才進考場的,就算是補習班老師也不可能全部都會…,考場有太多虛張聲勢的對手,
堅定的踏出每一步,穩紥穩打的走完全程,易受干擾、考到一半就放棄的考生,不會是對手,而且,極可能會成為萬年考生。
最後,有人可能會認為台清交的有先天上優勢,其實我認為不然,他們不見得真的比較聰明,
但是求學期間一定相對付出更多的時間在課業上,進而打下了穩固的基礎。
就我的觀察,其實名校的學生自律性相對於其它學校的學生來得高,他們讀書比誰都投入、
玩也玩得比誰都瘋狂,自我要求嚴格,於是時間一久自然彼此的差距就明顯了。
當然,名校真的有萬中選一的天才,但是扣除了這萬分之一的天才以外,
我相信,絕大部分的考生仍然是靠後天的努力而金榜題名的,
一些挫見提供給各位參考共勉之,以上。
*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*
依照往例,替あきら貼上他所想分享的文章,此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上星期馨儀與他的談話
希望能藉由自身旁強者同事的讀書方法與習慣來激勵她,以及許多正在奮鬥的考生們
(秀青~當然也包含妳在內,不要說我偏心)
國考是一條不歸路,一頭栽進去就很難再回頭,唯有找到自己非上榜不可的理由
加上正確的讀書方法與自身的堅持,上榜,才會是終點
- Mar 21 Mon 2011 09:17
【wei】強者我同事之讀書要領~To正受苦受難的國考戰友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